末日密商党的新定羊毛用真银重义加业逻金白辑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看到Hyperliquid这波操作我都惊呆了。还记得两年前大家都在Galaxy上刷空投的日子吗?那些靠做任务领糖果的项目现在看起来简直像上个世纪的产物。 让我们看看Hyperliquid交出的成绩单:市场份额从可怜的0.3%飙升至66%——这个数字让人想起特斯拉当年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场景。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的交易量增长曲线:2023年210亿美元,2024年直接干到5700亿,这个25倍的增长速度连最乐观的分析师都不敢预测。 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他们97%回购的政策时还以为是骗局。毕竟在加密世界,我们见过了太多天花乱坠的白皮书和无法兑现的承诺。但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——他们真的做到了。 不得不承认,dYdX在技术上确实是个优等生。记得他们迁移到Cosmos生态时,圈内一片叫好声。但问题就出在这里——有时候技术过于超前反而会成为负担。 我有个朋友就是dYdX的深度用户,他跟我抱怨说:"每次切换网络都要重新配置钱包,烦死了!"这种用户体验上的小摩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能就是致命的。相比之下,Hyperliquid的亚秒级执行速度虽然听起来没那么酷炫,但用户就是买账。 作为一个见证过2017年ICO狂潮的老韭菜,我太了解那种靠空投拉新的模式了。记得有个项目花了大价钱在Galaxy上做活动,Twitter粉丝一夜暴涨到10万,结果转化率惨不忍睹——这就是典型的"虚假繁荣"。 现在的2.0模式完全不同了。项目方必须像正经公司一样思考:如何创造真实价值?如何获得可持续收入?如何与"股东"(代币持有者)分享利润?这让我想起彼得·蒂尔在《从0到1》中说的:真正的创新应该创造垄断利润。 Hyperliquid的97%回购机制之所以成功,关键在于它建立了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: 这种模式让我想起苹果的股票回购计划,只不过Hyperliquid把比例做到了极致。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都在学习这套玩法,比如Aave已经开始每周100万美元的回购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:加密行业正在从青春期步入成熟期。那些靠讲故事、发空投的项目会慢慢被淘汰,真正能够创造商业价值的项目才能笑到最后。 Hyperliquid的成功告诉我们: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,改变的只是表现形式。在这个新时代,项目方不能再把代币当作"魔法棒",而必须像经营企业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个商业决策。 我很好奇,下一个颠覆行业的创新会是什么?也许是更激进的价值分配机制?或者是与实体经济更深度的结合?无论如何,作为一个见证者,我很期待看到这个行业继续进化。一场完美的商业逆袭
技术创新的双刃剑
羊毛时代的终结
代币经济的范式转移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重磅!币安推出USDC稳定收益计划,4%年化利率限时放送
- 市场随笔:从币圈涨跌看投资心法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短期震荡中的机遇与挑战
- NFT市场周观察:金色热潮下的数字资产狂欢
- 从喧嚣到务实:AI Agent的进化之路
- Telegram十周年:一场关于Web3平民化的社交革命
- 致学教育获评学历教育标杆,成人教育的领跑者
- 10月2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操作指南
- 数字人民币与加密货币兑换:一场金融变革的前夜
- 比特币过山车:美联储加息阴影下的加密寒冬
- Do Kwon聊天记录曝光:金融骗局背后的傲慢与谎言
- Clubhouse:从爆红到沉寂,一场社交媒体的过山车之旅
- 比特币走势分析:市场情绪高涨,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
- Maker币上演王者归来:沉寂两年终破1500美元天花板
- Ripple大手笔转移5000万XRP: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- 寒冬何时结束?从数据看加密货币市场的黎明曙光
- 9.11以太坊交易实战复盘: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日记
- 华尔街老手的交易智慧:耐心是金钱最好的朋友
- 一个币圈老韭菜的血泪自白:这6年我是怎么错过暴富机会的
- 国庆假期加密市场风云录:一文掌握全球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