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们特币追过那浮沉的比大佬些年一起加密江湖十载
2013年的冬天格外热闹,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,无数年轻人围着电脑屏幕,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闪着绿光的数字。那时候谁能想到,一个叫赵长鹏的程序员在朋友随口一句"要不要看看比特币"的邀约下,就此踏上了一条改变人生的不归路? 那年发生的故事,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部加密版的《建国大业》。Binance的CZ还在给别人打工,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为"币圈一姐",李林和他的小伙伴们窝在北京某个小办公室捣鼓火币网。最戏剧性的要数吴忌寒和詹克团这对"矿机双雄"的相遇——一个金融才子,一个技术极客,谁能想到他们后来会闹得那么僵? 更让人唏嘘的是那些外国面孔:19岁的V神在白纸上涂涂画画,33岁的Gavin Wood读到这份涂鸦时激动得手抖;Charles和BM这对欢喜冤家刚开始他们的创业之旅;而刚毕业的孙宇晨,可能连自己都想不到日后会花3000万和巴菲特吃午饭。 每次听这些"造富神话",我都忍不住想说句实话:你们只看到了金字塔尖的那1%,剩下99%的"老韭菜"现在可能连提都不敢提当年的事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2013年入场的老玩家,现在钱包里还躺着几个当年高价接盘的"纪念币",想起来就肉疼。 你看那些成功的大佬,基本上都来自两个圈子:要么是懂代码的极客,要么是玩金融的老手。前者能把白皮书当小说看,后者则把K线图当藏宝图。说到底,在这个行业活得好的,都是带着看家本事来的。 说到投资方式,我见过最魔幻的现实是:玩合约的朋友个个都当过"百万富翁",但最后能保住利润的凤毛麟角。有位老兄2017年靠杠杆赚了套别墅,去年见面时却在送外卖。反倒是那些"死拿"比特币的"老实人",现在一个个闷声发大财。 这让我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牛市里每个人都是天才。"区别就在于,有人当真了,有人清醒着。 观察这些年身边人的起落,我发现成功者大概分三种: 第一种是把加密货币当信仰的"布道者",比如CZ这种all in的狠角色;第二种是冷静的"机会主义者",该进进该退退;第三种最惨,是被FOMO情绪支配的"跟风者",总是在最高点All in,最低点割肉。 说来讽刺,往往第一种和第二种人都能赚钱,区别只在于第一种人可能会说"我不在乎钱",而第二种人会老实承认"我就是来赚钱的"。 写完这些,我突然很想知道: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,会是下一个十年故事里的主角吗?也许此刻正有个大学生在宿舍里研究DeFi,或者某个程序员在熬夜写智能合约。加密世界的魅力就在于,它永远会给新人留一把椅子。 不过说真的,下次牛市来临前,建议大家先做两件事:1、认真读完比特币白皮书;2、对着镜子问问自己"我到底属于哪种人"。毕竟,在这个行业里,自知之明比什么技术分析都值钱。大佬们的2013:命运的分水岭
幸存者偏差:光环背后的真相
投资方式:人性的试金石
心态决定结局
下一个十年:谁主沉浮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资深币圈观察:比特币关键点位争夺战 是陷阱还是机遇?
- 暴赚800点!比特币多单操作完美收官
- 比特币挖矿:我们真的了解矿池带来的隐患吗?
- 比特币生态迎来春天:DeFi领域的淘金热与风险警示
- BNB的逆袭之路:它能复制腾讯神话,挑战以太坊霸主地位吗?
- 比特币价格走势深度解读:关键位置如何影响后市?
- CoinW悉尼之行:当监管遇上创新,我们看到了加密货币的未来
- Mint Cash项目引爆加密市场:一场由USTC燃烧引发的狂欢
- 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- 从USTC暴涨看Mint Cash:比特币抵押稳定币的新玩法
- 解密流动性质押代币:260亿美元背后的投资新宠
- 43亿美金买来的合规门票:Binance大出血背后的博弈智慧
- 比特币市值超谷歌,距离数字黄金还有多远?
- 比特币生态进化论:从炒作狂欢到价值基建
- 比特币会重返32000美元吗?一位老交易员的深度市场观察
- 以太坊强势归来:牛市曙光再现
- 资深交易员赵秦川:市场震荡期的操作策略分享
- Terra生态代币为何突然诈尸?深度解析LUNC和USTC的逆袭之路
- 柴犬币面临关键抉择:这次能否真正突破?
- 2024年NFT产业十大趋势:一位深度参与者的真实观察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