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新稳定安全香港规钢丝与自由之金融间的绳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最近香港金管局发布的稳定币监管新规让我不禁感慨:这可能是全球最严苛的数字货币监管政策了。明年8月就将实施的这套规则,简直是在金融创新的热情上浇了一盆冰水。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现在在香港买个稳定币,手续比开银行账户还要麻烦。必须提交全套身份证明文件,发行方还要把你的资料存五年。更夸张的是,连我们熟悉的去中心化钱包都要经过"可靠度"评估才能用,这就像要求每个用现金的人都要登记身份证一样荒诞。 我认识的一个做OTC的小老板已经在准备转行了。"以前客户转个账几分钟的事,现在要填一堆表格,谁还来找我们啊?"他苦笑着对我说。 说实话,我能理解监管层的良苦用心。毕竟去年Terra暴雷的阴影还没散去,加上反洗钱的国际压力,香港选择收紧管控也在情理之中。但问题是,这种"宁可错杀一千"的做法,会不会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? 举个例子,新规要求每笔转账都要像银行汇款一样实名制。这在技术上可行吗?我咨询过的几位开发者都直摇头。要知道,区块链的魅力就在于点对点的自由流通,现在硬要套上传统金融的枷锁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 最让我担心的是行业生态的割裂。1500万的牌照申请费,2500万的实缴资本,这明摆着就是告诉中小创业者:"这里没你们什么事"。长此以往,香港可能会沦为大银行和科技巨头的游乐场。 前两天跟一个新加坡的项目方聊天,他直言不讳地说:"香港这是在自断经脉。我们团队已经决定把总部迁到迪拜了。"听到这话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。 当然,事情也许没那么悲观。金管局也说了,等技术成熟会考虑放宽。但问题是,等"技术成熟"的时候,市场机会还在吗?看看隔壁新加坡,人家在合规和创新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点。 说到底,金融监管就像养花。太松了容易长杂草,太紧了又会把新芽都掐死。香港现在选择了最安全的路径,但安全不等于发展。当其他地区都在拥抱Web3的原生逻辑时,我们会不会因为过度保护而错失良机?这个问题的答案,恐怕要交给时间来证明了。 PS:听说首批牌照明年9月就会发放,渣打、京东这些大玩家已经摩拳擦掌了。不过说实话,我更期待看到本土创新力量的身影,希望他们不要在这场监管风暴中被完全边缘化。严苛到什么程度?
监管的逻辑在哪里?
创新的代价
未来何去何从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深度解析2023年最火爆的链游新贵:Matr1x Fire
- 稳定币: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竞赛的华丽转身
- 一周热点追踪|Atomicals生态迎来关键突破期
- 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- SHIB圣诞奇迹?2023年最后100天的翻盘机会分析
- 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- 深度解读|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: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稳定币市场持续低迷:18个月下滑背后的深层原因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重磅!币安推出USDC稳定收益计划,4%年化利率限时放送
- 0822市场观察: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,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
- 9月23日主流币市:震荡中的微妙平衡,我们该如何把握?
- 币股融合新篇章: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
- 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- 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,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
- BMNR的资本魔术: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
- 稳定币: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竞赛的华丽转身
- 市场观察:链上套现潮涌动,以太坊大换手在即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