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美联停键战战,但息按下暂依然储加兢兢市场
刚刚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可谓意料之中——维持利率不变。但说实话,这个决定反而让市场更焦虑了。作为从业多年的金融老兵,我必须说这就像个"薛定谔的加息":既不能说加息周期结束了,又不知道下一轮靴子什么时候落地。 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的表现活像个金融界的"鹰派硬汉"。当被问及降息可能性时,他几乎是用"不约,我们不降"的架势堵回了所有期待。这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市场还天真地以为2024年第二季度就能迎来宽松周期,现在看来可能要等到秋天了。说实话,这种利率"高烧不退"的状态,对风险资产简直就是慢性毒药。 看看最近的市场反应就知道了:比特币下跌、黄金疲软、美股承压...这些资产就像被施了咒语一样集体走低。要我说,这完全是因为市场突然意识到:5.5%的利率可能还要维持整整一年!更可怕的是,美国经济现在就是个"吸金黑洞",全球热钱都在往这里涌。这种情况简直是个恶性循环:资金流入推高通胀→美联储不得不继续加息→更多避险资金涌入→通胀更难控制... 说实话,这种局面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征兆。现在美国每年光是国债利息就要支付1.7万亿美元,相当于每天烧掉46个亿!这简直就是在玩"击鼓传花"的债务游戏。我经常跟客户开玩笑说:"美国财政部现在就是在用信用卡还信用卡,就看是银行先倒闭还是持卡人先破产。" 不过话说回来,对加密市场来说,这次决议已经算是"不幸中的万幸"了。至少10月份不会加息,11月加息的概率也在降低。短期内,市场可以喘口气,把注意力转向即将到来的三季度财报季。但我得提醒各位:如果科技股财报暴雷,那加密市场很可能会被连带拖下水。 现在加密市场最大的痛点就是——缺钱!在5%+的无风险收益面前,资金当然更愿意躺在银行吃利息。这就像是在沙漠里等下雨,大家都知道雨季迟早会来,但等待的过程实在太煎熬了。我跟很多机构客户交流时发现,大家都在偷偷建仓,但就是不愿意大规模出动。 但老韭菜们都知道,加密市场的机会往往出现在最绝望的时候。按照历史规律,比特币减半前的12-18个月通常都是最佳布局时机。2016年和2020年都是这样,减半前的小幅上涨,减半后才迎来真正的狂暴大牛。现在Web3、DeFi、GameFi这些赛道都在默默积蓄力量,就等着下一轮资金潮的到来。 我给投资者的建议很实在:与其每天盯盘焦虑,不如制定个定投计划。现在的价格放在未来两年看,大概率都是地板价。我自己就在严格执行"跌5%加仓,涨10%止盈"的策略。记住,在这个市场里,活下来比赚快钱重要得多。 最后送大家一句华尔街老话:"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,在犹豫中上涨,在疯狂中灭亡。"现在,我们正处在第一个阶段。保持耐心,控制仓位,黎明前的黑暗虽然难熬,但终将过去。关于具体投资标的的选择,我后续会专门写文章分析,欢迎持续关注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9月12日加密货币投资指南:比特币现金为何脱颖而出?
- 九九社群联盟强势回归 能否再现当年辉煌?
- 欧普照明数字化转型启示录:财务如何与业务共舞?
- 比特币新一轮牛市或将引爆2024:一场货币与AI的双重革命
- 狗狗币蓄势待发:20%持币者已尝到甜头
- Layer2赛道背后的隐形冠军:数据可用性(DA)的博弈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在动荡中寻找平衡点
- 重磅!资产管理巨头入局,比特币ETF僵局迎来转机?
- 10月9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关键点位分析
- ARC代币:在Arbitrum生态中崛起的明日之星
- 比特币小涨背后暗藏隐忧:交易所囤币现象敲响警钟
- Shibarium网络正在书写加密界的新传奇:200万笔交易背后的故事
-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- 资深庞氏分析师解密:Friend.tech如何让用户沉迷而不自知
- 从隐私跨链到AA钱包:深度解析Zecrey的转型之路
- MetaMask终于放大招:一个钱包通吃所有主流公链的时代来了
- 监管风暴持续发酵:SEC与Binance.US的资产之争愈演愈烈
- 加密货币的十字路口:比特币横盘整理,山寨币或迎最后阵痛?
- 比特币暴涨400点!这波多单操作简直太爽了
- ETH遭遇寒冬:1650美元防线失守,市场情绪降至冰点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