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心自我独立革命一化的场去建链
就在今年第二季度,加密圈的老牌选手dYdX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要在Cosmos生态里打造自己的专属区块链。这个被称为V4版本的升级,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,它要彻底抛弃那个饱受诟病的中心化撮合引擎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禁要问:为什么dYdX要放弃现有的成熟架构,选择从头开始建链?这背后藏着怎样的一盘大棋? 说实话,在众多DeFi项目中,dYdX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。记得2020年初那会儿,它可是以太坊Layer1上交易量最高的DEX。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点:首先,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Rollup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;其次,它生动演绎了"基础设施决定上层建筑"这个硬道理。在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博弈中,dYdX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,底层技术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 说来讽刺,dYdX的困境恰恰始于DeFi最火爆的"夏季行情"。当时Uniswap异军突起,各种治理代币交易如火如荼,dYdX的用户像退潮一样流失。更糟的是,以太坊网络拥堵导致Gas费暴涨,我记得最高时一笔简单交易就要几十美元。作为需要频繁交易的衍生品平台,dYdX如果继续补贴用户手续费,不出几个月就会弹尽粮绝。这个生死关头,StarkWare就像及时雨一样出现了。 StarkWare的ZK Rollup技术确实帮了大忙,特别是它能处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,这和当时其他只能做简单转账的Rollup方案相比简直是降维打击。虽然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有点麻烦,但至少保住了dYdX的性命。后来dYdX能成为行业龙头,这段转型经历功不可没。 但创始人安东尼奥心里始终有个疙瘩:dYdX虽然顶着"去中心化交易所"的名头,订单撮合却是中心化的。圈内人经常开玩笑说,这哪是DEX,分明是个"半中心化"的怪胎。我完全理解安东尼奥的困扰——在这个标榜去中心化的行业里,这种"表里不一"的状态确实尴尬。 这次的V4升级,说白了就是要解决这个"身份认同"问题。新建的dYdX链把订单簿和撮合引擎全部去中心化,彻底摘掉"混合交易所"的帽子。更激进的是,基金会和公司要完全退出治理,交易费收益直接分给代币持有者。这种"壮士断腕"的决心,在当前的DeFi圈实属罕见。 有人批评dYdX离开以太坊是开倒车,但以我多年的观察来看,恰恰是这次独立建链,才让它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承诺。这不禁让我思考:Rollup可能只是个过渡方案,而以太坊的安全性,也未必是所有项目追求去中心化的唯一路径。 V4上线才一个月,现在断言成败还为时过早。但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行业变革的老兵,我坚信独立的Layer1对dYdX这样的专业应用来说必不可少。看着它一路走来,从濒临倒闭到绝地反击,再到现在的自我革命,我真心希望这次豪赌能够成功。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世界,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,往往比墨守成规的稳妥更值得尊敬。dYdX独立建链:一场去中心化的自我革命
dYdX的独特魅力
曲折的发展历程
隐藏的"身份危机"
破釜沉舟的V4革命
未来的不确定性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的第二春:Stacks升级能否点燃L2革命?
- 美联储按下暂停键 比特币在2.7万关口上演过山车行情
- 9月22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耐心等待破局时机
- 区块空间:数字经济时代的稀缺资源该如何定价?
- 市场观察: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后的交易策略
- 昨天的黄金空单策略又赚翻了!
- MEV-Boost+新玩法:重质押如何成为以太坊的守护神?
- 比特币暴涨狂欢记:350点收益背后的投资故事
- 以太坊行情大逆转:ABC三浪形态能否成型?市场震荡修复进行时
- 以太坊行情深度解读:9月21日交易机会与风险指南
- 十年风雨路:火币HTX如何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?
- 比特币或将迎来狂暴牛市?资深分析师揭秘4.5万美元前的最后上车机会
- 市场震荡中的操作思路:加息前夕的布局机会
- Web3游戏新纪元:2023亚洲最大游戏峰会深度纪实
- 西门子10亿绿色金融大礼包来了!中小企业转型不再难
- 比特币多单大获全胜!350点暴赚3000刀,这行情太给力了
- 稳定币江湖风云再起:两大巨头为何争先恐后布局底层公链?
- Avalanche新利器:一次交易搞定300种代币交换
- 当美联储按下暂停键,加密市场将如何反应?
- 今天8亿美金期权到期:加密市场暗流涌动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