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骗局们如投资找当大佬何在加密上门世界识破
说实话,这两年我们团队见证了一家创业公司的成长奇迹 - 两年时间,2000万美元营收,完全靠自力更生。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接触风投,我作为顾问全程参与了这个过程。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,我想分享一个惊心动魄的"投资骗局"经历。 记得那天,邮箱里突然出现一封来自"YZi Labs"(号称币安旗下风投)的邮件。联系人自称Dana H,LinkedIn资料看起来很专业,说是对项目很感兴趣。第一次接触时,一切都显得那么正规 - 直到我们发现日历邀请里居然没有视频会议链接!对方解释说会在通话前15分钟发Google Meet链接,这个操作就有点奇怪了。 更诡异的是,当我们接通电话时,一个自称助理的人先出现,说Dana要晚到。这个人说话支支吾吾的,完全不像顶级风投的员工。等我们CEO做完介绍,对方突然提到Dana正在和Fenbushi Capital通话,还强烈推荐我们转用某个叫"Vironect"的去中心化视频平台。那一刻,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- 这简直就像个标准诈骗剧本! 事后复盘,这场骗局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: 1. 身份模糊:我们后来发现"Dana H"在网络上居然有两份履历,一份是高盛+斯坦福的光鲜背景,另一份是法兰克福某大学的经历 - 明显是造假。 2. 紧急施压:对方不断制造"机不可失"的紧迫感,试图让我们立即切换到他们指定的平台。 3. 平台可疑:那个所谓的"Vironect"平台,网上根本查不到任何投资记录,倒是能看到诈骗警告。 最可怕的是,如果当时我们CEO处在融资压力下,很可能就会中招。想想都后怕! 经历这件事后,我总结了几条防骗经验: 验证是关键:要求对方用公司邮箱联系,直接拨打公司总机核实身份。记住,真正的投资人不会介意你验证身份。 守住会议主动权:永远使用自己的Zoom或Teams链接,别让任何人控制你的设备。 警惕"天上掉馅饼"我发现骗子最爱用的几个话术: "我们和XX基金关系特别好" - 实际上可能只是在LinkedIn上加了好友。 "需要用我们的专用平台" - 九成九是钓鱼软件。 "先交个尽调费" - 正规风投从不会这样操作。 有个创业者朋友就遇到过更离谱的:对方承诺投资,却要求他先签一份顾问合同,结果每个月光顾问费就把融资款消耗殆尽了。 即便是正规投资,也要警惕以下几种"毒丸条款": • 将创始人薪酬与融资结果挂钩 - 这就是个死循环 • 异常苛刻的优先清算权 - 下一轮融资时你就知道痛了 • 用股权换"资源对接" - 4%的股份换几个微信介绍?太亏了 记得2018年有个项目,接受了某基金的"高估值"投资,结果条款里藏着个2倍清算优先权。后来项目遇到困难时,创始人差点要卖房还钱。 最后分享几条血泪经验: 1. 钱不到账不算数:即使签了TS也要继续融资,我见过太多临时反悔的案例。 2. 默认信息会泄露:路演时就把材料当做会公开来准备,重要数据分阶段提供。 3. 找个懂行的律师:那些看似专业的条款,可能藏着致命陷阱。 创业路上骗子太多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正在融资的朋友们。记住,真正的投资人会尊重你的审慎,而那些着急催你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。一场精心设计的投资骗局
危险信号的层层递进
创业者的防骗手册
那些藏在条款里的陷阱
给创业者的建议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zkSync为何选择无名小卒TxFusion来接管命脉级跨链桥?
- 从发朋友圈到发代币:Pump.fun如何让币圈变得接地气?
- 香港打响稳定币监管第一枪: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数字新机遇
- 以太坊信仰者的救赎:从摘水果到赎回ETH10K车牌的奇幻旅程
- Ordinals峰会点燃新加坡:比特币NFT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盛会
- 以太坊:不只是加密资产,更是一场金融革命
- 2025年南非交易博览会:一场金融界的非洲狂欢节
- 我为什么不再相信加密货币的四年周期神话
- 区块链应用开发三部曲:合约、DAPP与Swap的实战解析
- 为什么我们押注Rialo:让区块链真正走进现实世界
- 加密世界的双面人生:孙宇晨的争议与成就
- 市场警报:降息狂欢可能藏着致命陷阱
- 美国就业数据出炉:降息预期正在悄然升温
- 12万枚比特币不翼而飞:一场价值145亿美元的加密大劫案
- 加密市场惊魂一周:通胀压力山大,大佬们却在疯狂抄底
- Ark Invest的加密货币投资艺术:他们是怎样做到精准踩点的?
- 周末行情观察:太子币稳中有降,市场波动持续低迷
- 从边缘到中心:比特币如何改写全球资产版图
- 狗狗币的生死时刻:跌穿0.25美元后,是抄底良机还是深渊陷阱?
- 加密货币市场热浪来袭:ETH剑指2万美金,BTC蓄势待发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