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值万亿为何稻草或成财报交易救命启示钱录
说实话,当我翻开Galaxy Digital这份最新财报时,第一反应是:这家公司到底怎么了?表面上看,87亿美元的加密交易收入简直亮瞎眼,但仔细一算就会发现不对劲——1300万美元的利润还不够发员工工资的!这不就是典型的"赔本赚吆喝"吗? 让我们把数字掰开揉碎了看。Galaxy的交易部门就像个永不停歇的"流水席",每季度87亿美元的流水看起来很壮观,但真正留下来的钱却少得可怜。1880万美元的员工薪酬支出,1300万美元的利润,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的。更讽刺的是,他们所谓的"核心业务"居然要靠1.98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投资收益才能勉强维持运转。 我认识的一个华尔街分析师朋友常说:"现金流不会说谎。"Galaxy现在的处境就像在走钢丝——一边是靠天吃饭的加密市场投资收益,一边是烧钱如流水的交易业务。这种模式在经济繁荣期还能勉强维系,但市场一旦转冷呢?想想都觉得后背发凉。 Galaxy的高管们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他们把宝押在了德州那片炙热的土地上——3.5GW的电力容量,相当于半个中型城市的用电需求。这笔"电力储备"现在成了他们转型AI基础设施的王牌。 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他们和CoreWeave签的那份15年526MW的合同时,第一反应是:这帮人疯了吧?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未必。记得去年参加硅谷一个AI峰会时,Nvidia的老黄就说过:"未来算力就是新石油。" Galax这次押注的,或许正是下一个十年的"石油开采权"。 财报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个90%的预期利润率。作为一个见惯了各种商业泡沫的老油条,我的第一反应是:这数字靠谱吗?同行业的Equinix、Digital Realty能做到47%就已经是天花板了。 不过话说回来,德州低廉的电价确实给了Galaxy很大的想象空间。我在奥斯汀的朋友告诉我,当地工业电价最低能到3美分/度,这放在全球都是极具竞争力的。但问题是,建设期投入呢?设备折旧呢?运维成本呢?这些都被算进那个90%里了吗? 有趣的是市场反应。财报发布后股价先涨后跌,像极了坐过山车。这说明什么?投资人都在观望。毕竟2026年才见分晓的事,谁知道这两年加密市场会不会再来次"矿难"? 我记得2018年那会儿,不少矿场主也是信心满满地扩建,结果比特币价格腰斩,德州沙漠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矿机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是惊人地相似。Galaxy这次转型,本质上是在和时间赛跑。 说到底,Galaxy现在玩的是一场"左右互搏"的游戏——左手是朝不保夕的加密交易,右手是前途未卜的AI基建。14亿美元的融资确实解了燃眉之急,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 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商业转型案例的老兵,我给Galaxy的建议是:忘掉那些漂亮的预期数字,脚踏实地把第一个133MW的数据中心建好。在德州酷热的阳光下,实干永远比PPT更重要。毕竟在这个行业里,我们见过太多"画饼"的,太少"烙饼"的。数字游戏背后的真实困境
德州电力赌局:All in AI
90%利润率的美丽与哀愁
投资人的耐心游戏
写在最后:一场豪赌的胜算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BitVM本质剖析:一个比特币证明系统而非虚拟机
- FTX清盘风暴来袭:SOL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吗?
- 以太坊多头反击战:1640美元关口成关键胜负手
- 2023年加密货币投资指南:哪些数字资产值得押注?
-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:MEV供应链的深刻变革
- 比特币市场遭遇黑天鹅:FTX清算危机下的25,000美元保卫战
- 币安美国再爆人事地震:法律和风控高管相继出走
- Celsius高管认罪内幕:一场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加密货币骗局
- 重新思考区块链的未来:Permaweb与SCP如何破解发展困局
- 一个老韭菜的真心话:在币圈活下去比暴富更重要
- 赵长鹏在TOKEN 2049发声:加密货币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?
- 美联储加息与否,比特币7万美元目标雷打不动
- 市场见顶信号:当降息预期遇上机构玩家的博弈
- SEC掌门人强硬表态:加密货币别再妄想逃避监管
- 比特币投资捷报:5000美元收益到账!
- 第一次参加新加坡Token2049?老司机教你玩转Web3盛会
- 东京盛夏的Web3盛宴:2025 WebX大会深度解析
- 加密市场是否在等待一场大清洗才能重拾活力?
- 斯坦福区块链大会深度观察:一场技术与思想的碰撞
- 市场拐点将至?资深玩家教你把握加密周期的关键信号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