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剖析正的相去与真深度甚远
作为一名区块链开发者,当我看到"Blast不过是个3/5多重签名"的说法时,第一反应是:这个判断是否准确?带着这个疑问,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仔细研究了它的智能合约代码,结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细节。 代码不会说谎。一个崭新的钱包0x52c31在部署了两个关键合约后,立即将所有权转交给了Gnosis Safe。这是一个业内广泛使用的多重签名合约,需要5个签名者中的3个同意才能执行交易。有趣的是,这5个签名者的身份至今成谜。 更值得玩味的是Blast采用了代理合约设计。通过OpenZeppelin的UUPSUpgradeable合约,它保留了随时更改底层合约逻辑的权限。这就像给你的保险箱留了把备用钥匙,而钥匙掌握在几个陌生人手里。 说实话,当我发现这一点时也很惊讶。但更令人意外的是,包括Optimism、Arbitrum在内的大多数主流L2其实都在使用类似机制。L2Beat的数据显示,这些平台的核心代码都可以在未经公告的情况下被修改。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与Polygon PIP-29提案讨论时的情景。当时我们就讨论过,成熟的L2应该逐步弱化安全委员会的能力,将其权限限制在修复关键漏洞的范围内。但现实是,目前大多数项目都还处于过渡阶段。 然而,Blast的问题远不止于此。最让我震惊的是它的运作模式:这根本就不是一个L2!它更像是一个资金池,没有任何测试网、交易处理或数据上链功能。用户存入的资金就像被锁在一个黑匣子里,既不能自主提取,也没有任何链上验证机制。 想象一下:你把钱存进银行,但银行既没有ATM机,也没有柜台服务,想取钱?得等几个陌生人心情好了再说。更可怕的是,合约里还藏着一个"enableTransition"功能,可以随意设置"mainnetBridge"合约来转移所有资金。而唯一的限制条件竟然是——只要这个合约不是个人钱包就行! 通过分析,我发现两个主要的资金安全隐患: 1. 3/5多重签名可以直接升级恶意代码卷走资金 2. 同样通过3/5签名,可以设置一个恶意合约瞬间转移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 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安全审计的开发者,看到这样的设计让我后背发凉。虽然我个人认为大规模盗取的可能性不大,但这种设计就像在刀尖上跳舞,风险实在太高。 Blast的"原生收益"概念确实很有创意,但创新不应该以牺牲基本安全性为代价。作为业内人士,我的建议是:在项目完善其安全机制前,普通用户需要三思而后行。毕竟在这个领域,代码即法律,而目前Blast的"法律"实在太过宽松了。揭开Blast的神秘面纱
行业真相:大部分L2都在用类似机制
Blast与真正L2的本质区别
令人担忧的安全隐患
结语:理性看待创新与风险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深夜行情观察:比特币和以太坊晚间交易策略分享
- 稳定币的未来:一个金融老兵的多元思考
-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记:大跌之后的机会在哪里?
- 特朗普家族杀入币圈!2800亿估值的家族代币即将引爆市场
- 英国要当加密货币界的金融城?这些新规是关键
- 比特币遭遇滑铁卢:2025年8月市场深度解析
-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,加密市场狂欢盛宴开启
- 稳定币江湖风云:美元独霸时代或将终结?
- 以太坊ETF火爆吸金10亿!4600美元只是起点?
- 美联储放鸽记:鲍威尔一席话,全球市场炸开了锅
- 12年坚守终迎辉煌:HTX如何逆袭成为加密世界的领航者
- Web3行业悄悄变老实了:从疯狂投机到踏实做事的蜕变
- 下一轮加密牛市:我们该如何抓住百倍收益的机会?
- MGBX:在牛市浪潮中为你指路明灯
- 9月风暴将至!比特币死叉危机下如何破局?
- 稳定币江湖风云再起:老牌霸主与新锐势力的生死较量
- 区块链隐私保护的革命性突破:深入探讨零知识证明技术
- 美国首个州级稳定币FRNT横空出世,这次玩真的!
- 8月27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当比特币与以太坊开始跳舞
- 午夜警报:比特币11万大关摇摇欲坠,老韭菜的血泪经验分享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