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比吗特币真的会计算量子来袭凉凉
上周六的推特直播中,有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:当量子计算真的到来时,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会不会毫无抵抗力地"阵亡"?说实话,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2017年那个被反复炒作的"量子威胁论",当时也是引发了不少恐慌。但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,我倒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。 记得我刚入行时,前辈们常说一句话:"技术问题从来都不是加密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。"看看比特币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了。中本聪最伟大的创新根本不是用了多牛逼的加密算法(SHA-256在当年也不是最先进的),而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去中心化共识这个世纪难题。这就像发明汽车时,关键不在于用多好的轮胎,而在于发明了内燃机这个核心动力系统。 我收藏着一本2012年的《比特币开发者笔记》,里面记载着早期比特币遭遇的各种漏洞。最著名的要数2010年那个"1840亿枚比特币"的溢出漏洞,当时Jeff Garzik在论坛上公开讨论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。有意思的是,那时的黑客们发现漏洞后,第一反应不是趁机牟利,而是想着怎么修补系统。因为在他们眼中,比特币是反抗金融霸权的一把利剑。 说到量子计算,我倒想起一个有趣的类比。这就像当年互联网刚普及时,有人说"有了互联网,传统媒体必死"。结果呢?传统媒体不仅没死,还学会了用互联网这个新工具。技术发展永远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,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。 我认识的一位量子计算研究员朋友开玩笑说:"要是哪天我们真造出了量子计算机,第一件事应该是去黑美联储的系统,那才叫刺激。"这话虽然夸张,但确实反映了技术发展的本质——新工具的出现会改变游戏规则,但不会让游戏结束。 在加密社区混久了,你会慢慢体会到这个圈子的独特气质。这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,没有所谓的"鄙视链"。中本聪消失了,Wei Dai转行研究AI伦理了,就连临终前的哈尔·芬尼关心的也是比特币的未来而非自己的名声。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精神,才是加密世界最强大的抗量子"防火墙"。 说到底,量子计算威胁论之所以显得"没意义",不是因为它不重要,而是因为加密世界的DNA里就刻着自我进化的能力。就像比特币取代了之前的电子现金实验一样,未来也一定会有适应量子时代的新加密货币。名字可能叫A特币或B太坊,但那又怎样?只要去中心化、隐私保护的精神内核不变,这场数字革命就永远不会停歇。 所以,与其担心量子计算会让比特币"猝死",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加密生态更加健壮上。毕竟,在这个领域,我们见证过太多次"末日预言"的破产了。加密世界的历史教给我们什么
技术革命的辩证法
加密精神的本质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- 数字货币市场暗流涌动:11月1日深夜行情深度解读
- 比特币DeFi的未来:一场关于侧链的世纪大辩论
- 加密货币合约:一把双刃剑,你准备好接招了吗?
- 从无息到生息: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
- 从零开始:用NFTScan API玩转Aptos NFT开发
- 币圈交易捷报:比特币空单狂揽400点,以太坊空单稳赚30点!
- 以太坊Layer-2爆发式增长:牛市下Gas费真能降下来吗?
- 当市场暴风雨来袭:狗狗币能否挺过这场危机?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和以太坊迎来关键变盘期
- 原油价格持续探底:几家欢喜几家愁
- 当AI遇上区块链:一场颠覆性的金融革命正在酝酿
- 当元宇宙遇上制造业:一场虚实相生的产业革命正在上演
- 11月2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震荡行情下的操作策略
- 加密货币市场迎来利空出尽时刻,这波反弹你上车了吗?
- 黄金暴涨启示录:比特币能否复制这场数字淘金热?
- 市场即将迎来关键拐点?FTX资产清算风波下的投资策略
- 区块链用户争夺战:波场TRON为何能够拔得头筹?
- 从零到850U:我的BTC像素战争淘金记
- 女娲社区迎来重要转折:正式启动通证打散计划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