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图密寒这些正在重塑当加冬过行业公司后,创业
去年那个寒冷的冬天,我坐在纽约的小酒馆里,和几个圈内老友喝得酩酊大醉。看着FTX、Genesis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巨头一个个倒下,说实话,作为长期报道加密行业的记者,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失业了。但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,如今回想起来,那段至暗时刻反而孕育了行业最令人兴奋的新生力量。 现在每天采访这些创业者的感觉,就像回到了2017年那个充满激情的夏天。他们没有大公司高管的傲慢,眼睛里闪烁着改变世界的光芒。虽然前路充满未知,但正是这种纯粹让人着迷。下面这几家公司,或许就是下一个行业的领跑者。 记得第一次见到Ostium的创始人时,他兴奋地向我展示如何用智能合约交易石油期货。这家获得350万美元融资的新创公司,正在做一件大胆的事——把原油、外汇这些传统金融市场的"大块头"搬到区块链上。他们与Chainlink的合作让我印象深刻,毕竟在加密世界,靠谱的价格预言机就是生命线。 去年采访过一个DAO项目,他们的投票系统简直一团糟。JKLabs提出的"链上声誉"概念让人眼前一亮——终于有人意识到,治理不应该只是比谁代币多。他们200万美元的融资虽然不算多,但这种创新思维可能改变整个DeFi的治理生态。 三箭资本的爆仓还历历在目,Fractal的两位创始人正是看到了这个痛点。他们600万美元的融资背后,是一个简单但强大的理念:让杠杆交易更透明。我特别喜欢他们"蓝筹抵押品"的设计,这就像给疯狂的加密市场装上了安全带。 和Turnkey的CTO喝咖啡时,他给我演示了一个惊人的场景:只用几行代码就能安全管理数百万美元的资产。这家由Coinbase老将创立的公司,拿到了750万美元种子轮。在黑客横行的加密世界,他们想做的可能就是下一个"数字瑞士银行"。 Brett Harrison离开FTX后选择再创业并不令人意外。但Architect的定位确实聪明——他们不做交易所,而是为机构进入DeFi铺路。500万美元的融资证明了市场对这类"铲子型"项目的认可。毕竟在淘金热里,卖铲子的人永远不会亏。 每次写完这样的报道,我都会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夜。现在的加密行业就像早春的森林,大火过后,新的生命正在破土而出。谁知道呢,也许五年后再回头看,今天介绍的某家公司会成为下一个行业巨头。这就是加密世界的魅力所在——永远充满可能性。破茧重生:五家值得关注的加密新锐
1. Ostium Labs:商品交易的区块链革命者
2. JKLabs:去中心化治理的破局者
3. Fractal:给加密市场装上"刹车系统"
4. Turnkey:开发者的加密保险箱
5. Architect:机构进入DeFi的桥梁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市场惊魂夜:当比特币遭遇黑色九月
- 沉睡4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苏醒:3623枚BTC大额转出,盈利近1亿美元
- 比特币市场:ETF这张牌能打多久?
- Solana真的在酝酿头肩顶危机吗?市场老手为你深度解析
-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
- 当狗狗币冲向太空,柴犬拥抱AI:2023加密货币战场的新变局
- 比特币挖矿:我们真的了解矿池带来的隐患吗?
- RSS3:那个被严重低估的Web3信息高速公路
- 比特币行情分析:市场疲态凸显,这个关键点位决定后市走向
- 以太坊震荡行情解析:主力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棋?
- 当NFT遇见拍卖:Bounce Finance如何重新定义加密交易
- ZuConnect纪行:当世界精英在伊斯坦布尔相遇
-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,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?
- 以太坊站在命运的分岔口:3000美元究竟触手可及还是遥不可及?
- 数字韩元时代来临:10万韩国人将率先体验未来货币
- 比特币10万美元不是梦:资深投资人眼中的2025年路线图
- zkSync为何选择无名小卒TxFusion来接管命脉级跨链桥?
- 赵长鹏的荒谬审判:一场权力与加密世界的角力
- 投资理财新思维:如何在币圈玩转仓位管理
- 比特币生态新风口:RGB协议及其潜力项目深度解析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