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变拟货难题低于新规虚现不解读律师山东深度三大实操
最近山东省出台的一份文件在圈内引发热议。8月25日,山东省财政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罚没物品处置工作流程(试行)》。这份文件虽然只是地方政府规章,但在虚拟资产处置领域却释放了重要信号。 文件第36条规定,执法机关罚没的虚拟货币要与发行方协商回购,且原则上回收价格不得低于面值或余额的80%。这个条款乍看合理,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几个棘手问题。 首先,什么是"虚拟货币"?我们熟悉的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是否包含在内?如果包含,那问题就来了——比特币基金会、以太坊基金会这些境外组织,真的会乖乖配合回购吗?而且政府部门直接和境外主体签订合同,这合规性怎么保证? 我更倾向于认为,这里说的可能是Q币、抖币这类由国内企业发行的中心化虚拟货币。毕竟这类货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,处置起来相对容易。但要真是这样,那些真正值钱的数字货币反而又陷入了监管盲区。 实践中我见过太多让人头疼的案例。比如某地警方查获了一批比特币,在案件还没判决前就急着变现,理由竟然是"嫌疑人自愿"。新规第46条明确规定,未经权利人同意或申请,不得先行处置。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等判决下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变现时机,这中间的矛盾该怎么调和? 更关键的是,如果发行方不愿意回购怎么办?文件第40条给出了兜底条款:特殊情况下可以会商处置。但这个"会商"到底怎么操作?需要多长时间?都是未知数。 作为处理过多个类似案件的律师,我想提醒几点:第一,如果遇到执法机关要求"自愿"处置数字货币的情况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;第二,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大,处置后很难恢复原状,这个风险要充分考虑;第三,目前法律框架还不完善,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应对。 这份新规虽然迈出了第一步,但要真正解决虚拟货币处置难题,还需要更细致的实施细则。毕竟,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资产的处置方式。山东新规:虚拟货币变现不低于80%?律师深度解读三大实操难题
新规重点:虚拟货币处置细则
处置困局:当新规遇上现实
律师建议:数字货币持有者必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:不只是加密资产,更是一场金融革命
- 加密市场周报:2700亿美元稳定币新高背后暗藏哪些玄机?
- 区块链巨头的独立王国:Circle与Stripe的战略赌注为何让我忧心忡忡
- 全球投资者屏息以待:今晚CPI数据将如何左右市场走向?
- 监管风暴持续发酵:SEC与Binance.US的资产之争愈演愈烈
- 区块链早报:2025年8月13日市场风云
- 特朗普专访独家解读:这些政策走向将影响全球经济
- 马斯克深夜发问:量子计算机会不会成为比特币的终结者?
- 以太坊的价值洼地:现在是入场的好时机吗?
- 市场惊魂夜:当PPI数据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
- 市场震荡加剧:70亿蒸发背后的投资机会与风险
- 特朗普政府如何重塑美国加密监管版图?
- 比特币昨日惊魂插针,今日多头还能继续狂欢吗?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再起:比特币蓄势待发 山寨币迎来春天?
- 索拉纳跌破关键价位 熊市行情恐将持续
- 香港稳定币新政深度解读:监管迷雾与市场机遇
- 11月21日:当比特币与以太坊玩起心跳游戏,我们该如何接招?
- 加密货币早报:8月14日市场热点全解析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再起:特朗普家族进军比特币ETF,Paxos申请银行牌照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录:稳定币新势力崛起与传统巨头入局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