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行让创业遭遇一刀业者海南寒流何去何从监管切的
最近跟几位在海南创业的NFT从业者聊天,听到的都是心酸事。有个做数字艺术品的创业者苦笑着跟我说:"刘律师,我们准备搬家了。"问起原因,竟然是一纸红头文件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。 上个月底,海南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下发了一份看似平常的资质报送通知。但仔细研读后,我发现这份通知暗藏玄机——实际上是在给NFT行业设置难以逾越的准入门槛。要求企业必须集齐9张牌照,从ICP许可证到拍卖许可,再到交易场所备案,一个都不能少。 我认识的一个90后创业者小王,去年刚把公司搬到海南,看中的就是当地对新经济的包容态度。现在他望着这份文件直发愁:"这些证照里,有些我连听都没听过,更别说办了。" 作为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律师,我不得不说这份通知确实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。举个例子,要求数字藏品平台必须取得网络出版许可证就很值得商榷。难道用户购买一张数字门票或者收藏一幅数字画作,就等同于出版行为吗? 更让人费解的是,通知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混为一谈。像阿里旗下"鲸探"这样仅做数字藏品发行的平台,和允许用户间交易的平台,在监管要求上理应有所区分。但现在海南的做法是"宁可错杀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"。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杭州遇到的一位NFT创业者老李。当时我问他:"海南政策那么宽松,你们怎么不去?"老李意味深长地说:"新事物需要时间沉淀,海南的热情能持续多久?"现在看来,老李的担忧不无道理。 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份通知与国务院7月出台的《促进民营经济31条》精神明显相悖。文件明确要求破除市场准入壁垒,而海南却在人为设置障碍。这种"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"的做法,实在令人担忧。 我给海南NFT创业者的建议是:与其跟政策硬杠,不如顺势而为。毕竟除了海南,杭州、深圳、成都等地对数字经济都持更开放的态度。有个做数字艺术平台的朋友说得实在:"我们小公司经不起折腾,只能哪里温暖去哪里。" 最后想对海南有关部门说句心里话:规范市场无可厚非,但请不要用"一刀切"的方式扼杀创新。与其简单粗暴地设置准入门槛,不如建立分类分级监管机制,给合规企业留出发展空间。毕竟,数字经济是未来,而创业者们正是这个未来的开拓者。一份让创业者失眠的通知
监管的"一刀切"伤了谁?
政策风向的微妙变化
创业者的明智选择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1.9亿美元打水漂?Abraxas惨遭加密货币市场打脸,狗狗币的多空大战更精彩
- 2024年加密牛市全景指南:普通人如何把握这波财富机遇
- 深度解析:Coinlist最新项目bitsCrunch值得投资吗?
- 比特币铭文之争:一场关于创新与传统的激烈碰撞
- 熊市下的生存之道:Ledn如何守住借贷平台的底线?
- ChainStar:用技术温暖守护你的数字财富
- PayPal稳定币PYUSD:金融科技巨头的一小步,加密世界的一大步?
- 黄金与比特币:避险资产的两重奏
- XRP ETF的春天何时到来?贝莱德的态度与监管迷雾
- 加密市场的中场休息:大饼高位横盘酝酿新方向?
- 比特币未平仓合约逼近历史峰值,牛市前兆已现?
- Uniswap的华丽蜕变:一个DEX帝国的崛起
- 加密货币市场热浪来袭:ETH剑指2万美金,BTC蓄势待发
- 加密货币洗钱天堂Sinbad被美国强势查封,背后藏着怎样的黑幕?
- 比特币强势突破44500美元!加密市场风云变幻
- 加密货币晨报:12月6日全球区块链热点全扫描
- 市场观察:降息预期的博弈与币市震荡
- 寒冬已过?加密市场11月表现预示牛市曙光
- 比特币明年再创新高?我们该期待什么?
- 从HOOK看Web3教育赛道的突围之道:这个项目凭什么吸引红杉重仓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