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暴战经跌背与实验后菜的老韭深度思考
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最近FIL这波行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记得年初那会儿,FIL从2刀多一路冲到9.5刀,多少人拍断大腿说错过机会。现在看着它跌跌不休,市场上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声音。
ETF这出大戏: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永远的等待?
贝莱德的ETF申请虽然暂时被拒,但圈内人都心知肚明,这不过是时间问题。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就像当年的比特币ETF申请,从2013年就开始喊,不也熬到2021年才正式通过?明年这个时候,说不定我们就能见证历史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ETF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可不只是流动性,还有可能加剧市场波动。
说到SEC起诉B安这事,其实我早就预料到了。这就像打地鼠游戏,监管机构总要时不时出来刷存在感。但有意思的是,除了这些大新闻爆出来时市场会抖三抖,其他时间简直平静得像一潭死水。你们发现没有?最近几个月,不管是BTC还是主流币,K线图都快画成直线了。
FIL的魔幻现实:从"下一个比特币"到"归零警告"
现在FIL这个局面特别有意思,我发现一个规律:每当价格跌破某个心理关口,社区里就会冒出两种极端声音。一种是"FIL完了,要跌到0.2刀",另一种是"抄底机会来了"。说实话,喊0.2刀的那帮人,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。这就跟当年有人说比特币会归零一样,纯属情绪宣泄。
我记得很清楚,今年3月份那波行情结束后,FIL就开始漫长的阴跌。现在9月份了,整整半年时间都在震荡下行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3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:市场就像弹簧,压得越狠,反弹越猛。年底之前必有一波像样的行情,这是铁律。
实战心得:如何在熊市里优雅地"捡漏"
说说我的真实操作:上半年FIL冲到9刀时我就开始分批减仓,现在跌到2刀区间又开始慢慢建仓。为什么?因为市场永远在重复同样的故事——当所有人都绝望时,反转就快来了。不过要提醒新手朋友,别指望今年能复制上半年的行情,我个人预判高点可能在5刀左右。
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肺腑之言:在这个市场里,单打独斗是最危险的事。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亏得血本无归。想在这个圈子活下去,要么自己练就火眼金睛,要么找个靠谱的圈子抱团取暖。记住,熊市才是最好的老师,现在经历的每一次挫折,都会变成下一轮牛市的筹码。
相关文章
- 最近币圈就像一潭死水,自8月那波断崖式下跌后,BTC就像被钉在了26000美元这个位置。我每天打开行情软件都忍不住想笑——这走势也太"稳定"了吧!但仔细翻看Binance的涨幅榜,还是能发现不少"戏精"。TRB、HIFI这些代币简直就是行情界的奥斯卡得主,动不动就给你表演个"旱地拔葱"。不过老韭菜们都懂,在Binance上看到这种暴涨的币可得留个心眼。根据我多年观察,这些币通常在暴涨一周后就会迎来...2025-09-16
- 那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加密货币"金童"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审判日。纽约联邦法院的陪审团经过慎重审议后,一致认定FTX创始人Sam Bankman-Fried(简称SBF)七项欺诈罪名全部成立。这个结果几乎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——除了SBF本人和他的律师团队外。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位顶着爆炸头的年轻人的样子。当时他正意气风发地谈论着要改变金融世界,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,他会站在被告席上被指控挪用...2025-09-16
- 朋友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加密货币市场的最新变化。说实话,最近DeFi和NFT市场真是热闹非凡,让我这个老玩家都看得眼花缭乱。市场数据速览先说说整体情况吧。DeFi市场总市值已经冲到了568.65亿美元,24小时交易量更是高达43.21亿美元!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市场还是一片低迷,现在看来真是反弹得厉害。NFT这边也不甘示弱,总市值198.51亿美元,24小时交易量29.16亿美元。最让人惊叹的是比特币...2025-09-16
- 那个曾经在加密世界叱咤风云的身影,如今站在纽约联邦法院的证人席上。法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,所有人都屏息注视着这位昔日亿万富豪——现在的被告Sam Bankman-Fried。当我看到他那标志性的乱发被剪短,不合身的西装挂在明显消瘦的身体上时,不禁感慨命运的无常。一场充满戏剧性的自证当辩护律师Mark Cohen问道"你是否欺骗了任何人"时,SBF用他那熟悉的少年音斩钉截铁地回答:"不,我没有。"这让...2025-09-16
- 最近国内"妙鸭相机"的火爆让我意识到,AI图像处理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。有意思的是,大洋彼岸的美国年轻人玩得更疯——一款叫BeFake的应用直接把"弄虚作假"变成了社交新风尚。反其道而行之的社交哲学记得第一次看到BeFake的黑色界面时,那种神秘的紫色icon就让我眼前一亮。这款应用简直是把"不真实"三个字刻进了DNA里——它不但不追求社交媒体常见的"真实感",反而鼓励用户用AI把自拍变得越...2025-09-16
- 每当我的IT工程师朋友抱怨手机又卡顿时,我总会半开玩笑地说:"再等等,按照摩尔定律,下代处理器就该翻倍了。"这话虽是玩笑,却道出了科技产业50多年来最神奇的"预言"——摩尔定律。就像魔法师的水晶球,这个由英特尔传奇人物戈登·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观察,几乎准确预测了半个世纪的科技发展轨迹。芯片上的"人口爆炸"想象一下,1965年的集成电路上只能放下几十个晶体管,而现在一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塞进上...2025-09-16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