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大C们正在暗涌顶下一寒冬抄底加密级V棋里的
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今年加密市场的行情真是让人揪心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投资机构们还在疯狂撒钱,每周30笔投资是家常便饭,最火爆的时候甚至能达到60笔。但今年二季度开始,整个市场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,每周融资数量骤降到10笔左右。 然而最近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:a16z这家顶级风投突然在10天内连续投了4个项目,总金额高达7660万美元。这让我想起2018年熊市时,同样也是这些"聪明钱"在市场最低谷时悄然布局。难道历史又要重演了吗? 看看a16z的投资轨迹很有意思。2022年他们就像个"撒钱机器",全年投了58个项目,光是3月份就砸了21亿美元。最疯狂的是给Yuga Labs的4.5亿美元领投,当时在圈内掀起不小波澜。但进入2023年,这家机构突然就"低调"了,一季度投资额同比暴跌86.7%,领投金额也从4.5亿缩水到1.5亿。 我有个在VC工作的朋友私下透露,这其实是行业普遍现象。第二季度简直成了"撤资潮",连Paradigm这样的头部机构都悄悄修改官网描述,把"加密/Web3"的字眼给去掉了。这让整个市场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,各种meme币和土狗项目开始野蛮生长。 说来讽刺,就在机构纷纷撤退的同时,散户市场却上演着一幕幕暴富神话。记得3月Arbitrum空投时,朋友圈里到处都是"一夜暴富"的故事。紧接着BRC20代币Ordi的异军突起,让很多新韭菜尝到了甜头。最夸张的是那个叫PEPE的meme币,4天千倍涨幅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。 但繁荣背后暗藏危机。Coinbase推出的Base链上,BALD项目上演了教科书级的"拉盘砸盘"大戏。这个2000倍涨幅的项目,3个小时后就卷款跑路,8600多枚ETH说没就没。更讽刺的是,有链上侦探怀疑幕后黑手竟是FTX的SBF!这市场真是处处是戏。 这边厢,亚洲市场正经历着刺骨寒冬。仅9月份就有4个项目宣布关停,其中包括NFT平台Voice这样的知名项目。IOSG的创始人Jocy在TOKEN2049后发文感叹,说很多团队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。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位创业者的话:"熊市不是最可怕的,可怕的是投资机构集体冬眠。" 但有意思的是,西方资本却开始悄然回归。Paradigm在删除加密相关描述仅一个多月后,就高调宣布"我们回来了"。他们不仅重金投资MEV赛道,还一手捧红了friend.tech这个Web3社交新贵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a16z的投资节奏也从8月开始明显加快,9月投资数量几乎是前几个月的总和。 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兵,我深知市场最低谷往往孕育着最大机会。这些顶级VC们显然深谙此道。他们现在的密集出手,与其说是抄底,不如说是在为下一轮周期提前布局。但问题在于:谁也不知道寒冬还要持续多久。 我最近和几个机构投资人交流,发现他们普遍持观望态度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合伙人告诉我:"现在投资就像在暴风雪中寻找钻石,既需要眼光,更需要勇气。"或许正如华尔街那句老话:别人恐惧时我贪婪。但问题是,你真的确定现在是该贪婪的时候吗?从疯狂扩张到战略收缩
冰火两重天的市场生态
东方寒潮VS西方暖流
抄底还是接飞刀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SEC重磅表态:流动性质押不再是监管灰色地带
- 亲身经历:Alameda那场震惊币圈的乌龙指事件内幕
- 寒冬中的希望之光:从衍生品到ZK的行业深度观察
- 狙击新世界:Banana Gun如何在代币抢购大战中突围
- 香港稳定币监管元年:一场稳健的数字金融革命正在上演
- 比特币的下一轮狂欢:为何我们还要耐心等待两年?
- 韩国人的加密资产家底曝光:近千亿美元藏身海外,监管风暴将至?
-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以太坊的十字路口:一位老韭菜的亲身体悟
- 以太坊活跃地址反超比特币:一场无声的革命正在发生?
- 比特币的安全神话正在被打破?数字黄金的隐忧
- 成都:从游戏到链都,一场区块链的华丽转身
- 监管变革刻不容缓:一位CFTC委员眼中的加密货币困局
- 微软要搞大动作?下一代设备或将全面拥抱加密钱包
- 香港数字矿业新机遇:一位金融科技主管的真诚分享
- AI赋能加密世界:三大潜力项目深度解析
- 以太坊跌势分析:市场寒冬何时见底?
- 比特币能否借通胀数据东风迎来新行情?
- 柴犬币1美元的梦想:2024年真能实现吗?
- Ripple案启示录:加密资产如何与证券监管躲猫猫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