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之梦依之后风波,香然可港加期
最近JPEX暴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让不少人开始质疑香港发展加密货币的决心。说实话,作为业内人士,我倒觉得这次事件反而凸显了香港监管框架的前瞻性。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:哪个新兴行业在发展初期没有经历过阵痛?关键是要从中吸取教训。 记得9月中旬那个周末,我的加密圈子都在疯传JPEX突然提高提现手续费的消息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操作我就知道要出大事了。果然,上千投资者被套,预计损失高达10亿港元。这事确实闹得很难看,我有个做传统金融的朋友还调侃说:"香港已经有赛马会了,何必再搞个Web3赌场?" 但是,正如2008年次贷危机催生了更严格的金融监管一样,JPEX事件反倒是给了香港一个完善监管的好机会。我们的发牌制度就像是一把筛子,能把不合格的参与者挡在门外。说实话,如果没有这次事件,可能很多人还意识不到监管的重要性。 最近和几位基金经理聊天,发现他们现在谈加密货币的口吻完全变了。以前都是"比特币能涨到10万吗"这样的投机性话题,现在讨论的却是"如何用区块链优化跨境结算""资产代币化的合规路径"这样的专业议题。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,香港金管局最近在搞代币化绿色债券试点,这可不是什么空气项目,而是有真实价值的环保资产。证监会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投资产品代币化的细则,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进展。 说到实际应用,不得不提东南亚的Grab。这个拥有1.8亿用户的"超级应用"最近上线了Web3钱包,用新加坡元稳定币就能直接消费。我上周在新加坡出差时特意试了试,买杯咖啡的体验和普通电子支付几乎没差别。这种接地气的应用,才是加密技术真正该走的方向。 在基础设施方面,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研发智能合约钱包、MPC多方计算钱包这些专业级产品。为什么?因为机构客户来了,他们对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要求可不是散户能比的。 说实话,我很怀念2017年那种全民炒币的狂热氛围,但这种非理性繁荣终究不可持续。现在的市场正在经历一场蜕变,就像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重生。AI之所以能获得机构青睐,不就是因为它能创造真实价值吗?加密技术同样需要证明这一点。 虽然JPEX事件给行业抹了黑,但稳定币的发展、支付场景的拓展、现实资产代币化的推进,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进步。在我看来,香港的加密雄心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就止步,反而会在规范中走得更远。 (作者系全球顶尖加密托管服务商Cobo首席运营官)危机中的转机
机构玩家的入场信号
科技落地的真实案例
泡沫褪去,价值凸显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
- FTX创始人孤注一掷:一场可能改变审判走向的自我辩护
- 重磅!MSG喜获Bitdu战略投资150万美元
- 比特币以太坊午盘分析:震荡行情下的交易机会
-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生存之道:如何在波动中抓住机会
- 加密货币躺赚时代终结?质押收益率跌破历史冰点背后的真相
- 比特币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:贝莱德ETF下架门背后的金融暗流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变局:BTC和ETH交易机会深度解读
- 交易的艺术:在取舍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
- 别急着欢呼!比特币暴涨背后,真正的牛市还缺这三把钥匙
- 迷因币异军突起,Pepe领涨背后暗藏玄机
- RWA赛道遇上Upbit造富效应,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加密项目可能引爆下一轮牛市
- 币圈老司机周悦盈:大饼12万站稳了吗?以太坊能否冲击4500?
- BitVenus深度参与日本区块链盛会,与行业大咖共话未来
- GameFi寒冬中的突围者:MOBOX如何逆势崛起?
- 比特币11月行情预测:历史数据告诉你一个惊人的可能性
- 市场恐慌蔓延,空头趋势持续发酵
- GameFi新纪元:MOBOX联手P12开启链游产业革命
- Meme热潮下,Memeland如何玩转加密货币市场的流量密码?
- 比特币:一场正在进化的数字革命
- 搜索
-